点滴入微呵护,用心用情帮扶
“谢谢您,毛书记!现在左邻右舍都喜欢来我家,说我们家很香。”凤凰县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16组村民杨元妹握着湖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毛克平的手乐呵呵地说道。
时光倒回到2018年5月14日,毛克平第一次入户走访来到结对贫困户的家中,他的扶贫对象是年近90岁的老人吴妹作和她一个50多岁的智障儿子,他们家因严重缺乏劳动力属于国家低保兜底贫困户。而杨元妹则是吴妹作已经外嫁的女儿,因为放心不下母亲和哥哥,遂搬回娘家跟他们一起生活,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毛克平被杨元妹的这种精神感动了。
第一次入户时毛克平就发现他们家特别干净整洁,无论是简陋的房间,还是屋外没有硬化的屋场,都搭理的井井有条,老人吴妹作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还算硬朗,自己的衣服也是穿戴的十分干净整洁。离开前,毛克平询问老人家中是否缺东西。不同于其它建档立卡贫困户要米要油,她说:“我从小就爱花,如果能在院子里种几棵桂花树,香香的,我就开心满足了。”
老人家不同寻常的要求让毛克平很意外,那天刚刚走出他们家门,他就委托驻村扶贫工作队帮他们购买几棵桂花树。一周后,因为工作出差不能亲自去栽种,又怕错过种植时机,他千叮咛万嘱咐,委托学校几名青年教师志愿者带着四棵桂花树去到贫困户家中,帮忙栽种、打桩、浇水。这一家人虽然老弱病残,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低。毛克平明白:四棵桂花树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自己为他们种下的则是他们心中对美好明天的憧憬。
为了继续帮助他们改善居住环境,毛克平自掏腰包帮老人把屋前100多平米的屋场用水泥硬化了,不仅天晴时可以晒谷子,下起雨来也不再泥泞。自从硬化了屋场,老人吴妹作便经常搬个凳子坐在桂花树下,或看着外孙女嬉戏,或打个盹儿,好不惬意。
虽然作为低保兜底的吴妹作母子每个月都能领到国家补助,吃喝不成问题,但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呢?毛克平在咨询了杨元妹本人的想法和扶贫工作队的建议后,每年都给他们家送鸡、鸭苗,并鼓励他们多种蔬菜。每年毛克平走访慰问老人不少于四次,每次去他都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在他们家买点鸡、鸭等家禽或者冬瓜、南瓜等农产品,并号召单位的老师们入户采购。有一次,毛克平用100元钱从吴妹作家中“买”了2棵大白菜,笑称这是他“买”过最贵的白菜。毛克平帮扶式的“以购代捐”激活了杨元妹家庭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对生活变得越发乐观积极。
2019年初秋的一个傍晚,刚刚从会议室走出来的毛克平听到吴妹作老人去世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吃晚饭,便驾车从怀化来到100多公里以外的凤凰村里,参加老人吴妹作的葬礼。一直以来,老人的乐观、积极、勤劳,还有那种即便生活不尽如人意,但依旧满怀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追求的精神感染和影响着他,他不辞辛劳驱车过来,只是想跟老人道个别。
生病时送药,走访时送米送油,带着医生入户义诊为他们看病,去世时驱车前来送别,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路过时也不忘给烟瘾重的智障杨定清带上一条烟……这些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帮扶干部的工作范围和要求,而他们之间已经不仅仅只是帮扶与被帮扶的关系,更有一种细致入微的、千丝万缕的情感将他们捆系在一起。
今年7月,毛克平再次来到杨元妹家中,当得知其女儿龙梅英高考考得不好时,他先是安慰开导她,然后告诉她如果心有不甘,想复读再考一次,复读这一年的学费、生活费他全负责。虽然最终龙梅英没有选择复读,但是在毛克平和风细雨的开导和引导下,选择了职业学校的她有了较明确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
阳光下,女孩笑靥如花,如同院子里的那几棵桂花树,汲取着雨露和阳光,茁壮成长,又香又甜。
(作者:张光慧 舒孝春 田杨 杨洋)
实现人畜分离,日子越过越好
2018年5月,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峰第一次入户走访结对贫困户龙年帮家后,揪心的说道,“他们一家四口居然还跟一头牛住在一个房间里,卫生条件太差了,我们要赶紧帮助他们家实现人畜分离”。
68岁的龙年帮是李峰副校长在凤凰县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9组结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除了90多岁的老母亲以外,还有他54岁和43岁的两个弟弟。
传统的苗家房子往往是一个大通间,六七十平米的房子里包括了客厅、卧室、厨房、仓库等,说是卧室,其实就是一间随处可以一览无余,没有任何隔断的房间。而龙年帮他们家更特殊,因为这个房子除了他们一家四口以外,还住了一头老水牛。晚上被牵回房间的水牛吃喝拉撒全在屋里,房子里臭气熏天,蚊蝇乱飞。
面对这样经济困难的家庭,李峰副校长直接资助10000元,帮助建了牛舍。但他们仍不肯把牛从老屋牵出来。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头牛是他们家最值钱的“宝贝”,他们怕把牛牵出去养被人偷了。李峰副校长和扶贫工作队继续帮助他们在牛舍旁修建了小房子,这样他们家一个兄弟就搬出来住,既能守着牛的安全,又能缓解一家四口同住一间大通房的压力。
此后,又帮着把老房子的地面硬化了。牛舍、厕所、小房子建好后,牛牵出来了,地面硬化了,居住条件改善了。龙年帮一家人脸上乐开了花,不停地感谢李峰副校长和扶贫工作队。
人畜分离,住房解决后,但如何让龙年帮家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是李峰副校长和扶贫工作队挂心的事。
原本安排龙年帮兄弟到社区扶贫工厂和合作社茶园上班。不曾想,一向散漫自由习惯了的三兄弟,没几天就不想干了,不喜欢按部就班固定的工作。为此,扶贫工作队根据他们三兄弟的性格和喜好,帮助他们发展时间较自由的胡峰、稻花鱼、鸡、猪等养殖产业。这样因地制宜、根据扶贫对象的特点扶贫措施,立竿见影。2019年,他们的胡蜂卖得了好价钱,在猪肉价格飙涨的年末,也能吃上自家美味的猪肉和腊肉。
2020年,工作队还联系湘西州农科院,指导他们家里的一亩梨树的田间管理工作,让这小片梨树林实现了5年来的第一次挂果,让他们一家人吃到了甘甜可口的金秋梨。
经过李峰副校长、扶贫工作队近3年的帮扶,龙年帮家庭已经完成“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国家脱贫标准,顺利脱贫,如今,他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最小的弟弟龙送昌也已经找到对象,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作者:张六骄 任燎原 杨洋)
刀尖上的危房改造
“我老婆要是跟我离婚了,我就砍死你!”2018年夏的一天,一位村民手持杀猪刀跑到凤凰县千工坪镇镇政府门前,对着驻村扶贫工作队大声怒喊着,好在镇政府的公安及时出手,紧张的气氛才得以缓解。大家或许会很疑惑,一个普通的村民对驻村扶贫队何来如此大的愤怒和不满呢?故事还得从扶贫工作队开始驻村说起。
愤怒的村民叫做吴青竹,是凤凰县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3组的村民,也是岩板井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以来,吴青竹一家五口便和哥哥一家四口住在一栋没有隔间的90平米左右的房子里,因为年久失修,拥挤的房子早已破旧成为危房。
2018年湖南医药学院扶贫工作队进驻凤凰县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驻村后,扶贫工作队便对社区的危房进行了排查登记,吴青竹家的房屋便是众多急需改造的危房中的一个。危房改造之初,个别村民出于种种原因,对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并不是很配合,吴青竹便是其中一员。为了能让危房改造工作开展顺利,村民们早日住进宽敞舒适的新房,扶贫工作多次来到吴青竹家中对他进行动员,并将国家的有关政策告知他,甚至当吴青竹提出没钱改造时,扶贫工作队队长主动说“如果家里没有钱,我们可以先借钱给你们建房子”。也许是被扶贫工作队的真情所感动,吴青竹的老婆陈秋云在扶贫工作队的多次游说下终于想通决定建新房,但是吴青竹考虑到一旦房子开始改造其兄长一家将无处居住便依旧不同意。
2018年的夏天,吴青竹夫妻因危房改造发生了很大的意见分歧,其妻子陈秋云甚至以“如果你不同意建新房,我就跟你离婚”来要挟吴青竹,但吴青竹坚若磐石,依旧不同意。一气之下陈秋云带上三个孩子直奔凤凰汽车站,要回衡阳老家。也就在那天,吴青竹手持一把明晃晃的菜刀,跑到了驻村扶贫工作对面前,这便出现了开头惊险的那一幕。
为避免吴青竹夫妻矛盾进一步激化,扶贫工作队不再和他们提危房改造,但是扶贫责任在,初心不变,扶贫工作队继续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家发展产业。2018年扶贫工作队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吴青竹家送了4头猪、30只鸡;2019年又给吴青竹家送了1头黑猪、30只鸡,并全部免费送2亩罗汉果产业。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吴青竹一家在湖南医药学院开展的“以购代捐”活动中卖出了不少腊肉,也获得了罗汉果的丰收。
水滴穿石,吴青竹终于被扶贫工作队的行动感动,决定建新房。但那个时候危房改造项目已经结束了,4万元的政府补贴没有了,怎么办?好在在危房改造项目结束之前,扶贫工作队把吴青竹家的实际情况向凤凰县住建局进行了汇报,给吴青竹家争取到了4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预留款。在扶贫工作队和吴青竹一家的共同努力下,两个多月不到,吴青竹家的危房变成了宽敞的楼房。房屋建好后,驻村扶贫工作队又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吴青竹送了一个新床。当驻村扶贫工作队带着鸡、鸭,提着好酒来到吴青竹新家庆贺乔迁之喜时,吴青竹难掩心中的激动和感激,逐一为驻村扶贫队敬酒,并不停的说着“错怪你们了”“错怪你们了”。
(作者:李佑成 龚昱芳 粟妃 杨洋)
结对帮扶保健康
因病致贫是湖南医药学院驻村扶贫点凤凰县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贫困户因疾病不仅身体长期承受痛苦,有的更因疾病让生活陷入困苦,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
岩板井社区2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忠星便是因为长期遭受疝气的折磨无法承受各类工作而使生活陷入无限困境。还在吴忠星只有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因车祸而去世,从此,吴忠星与父亲两人相依为命,靠着村里分下来的几亩地和一间土砖房过活,因为地处山区,田里的产出并不丰厚,父子俩靠着田间微薄的收成勉强维持着生计。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吴忠星突然患上了疝气,这让原本劳动力不足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吴忠星曾外出务工过,但身体疾病让他无法获得较好的工作,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年迈的父亲身上。
2018年湖南医药学院扶贫工作队入驻凤凰县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驻村后,扶贫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迅速掌握社区各项情况,并对贫困户分类建档立卡,吴忠星也成为了扶贫工作队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湖南医药学院扶贫工作队利用学校医疗和学科优势,建立第一附属医院相关主任医师与社区19户“因病致贫”家庭一对一对口帮扶机制,一对一进行精准结对帮扶患病贫困户家庭,开展针对性极强的医疗救助,实现疾病救治无缝对接。根据安排,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李红是吴忠星的疾病救治结对帮扶人。李红在了解到吴忠星的家庭情况后,多次到其家中走访慰问,送鸡苗、送化肥,因吴忠星一直在外务工,李红就通过电话慰问,了解他的身体状况,鼓励他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2019年1月,李红听说外出务工的吴忠星已经回到家,不顾春节临近,他马上带上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有关专家驱车两个小时来到吴忠星家中为其进行诊断检查。经过专家会诊,李红了解到吴忠星的病情并不是特别复杂,只需做一个切除手术便能使疾病治愈。得到专家的准确答复,李红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落下了一点点。为了免除吴忠星的后顾之忧,李红还当场承诺住院治疗期间所有自费部分的费用都由她私人来承担。李红是一个做事很有效率的人,得到专家确诊当天,她便和另一名帮扶人联系好了凤凰县人民医院,安排吴忠星尽快住院手术。因前期李红就联系专家对吴忠星的病情进行了会诊,手术的过程异常顺利。
2019年3月,忙于工作的李红委托驻村工作队将住院和手术的自费部分1500元送到吴忠星手中,兑现了她当初的承诺。当吴忠星小心翼翼地从工作队队员手中接过这沉甸甸的1500元钱时特别激动地说:“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是太感谢了,多亏了李红主任,要不然我真不知道咋办才好。李主任真是个好人,真是共产党的好干部......”从吴忠星的神态里,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李红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谢、对党的信任,历经沧桑的眼神中也增添许多光亮。现在,吴忠星的身体已经基本恢复,不再遭受疼痛折磨的他,对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和期望。看着社区日渐繁荣,感受着扶贫工作队的真情实意,吴忠星决定留在家里跟老父亲一起发展产业。我们相信,没有病痛折磨的他,一定会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作者:李佑成 龚昱芳 粟妃 杨洋)